a

展演空間開放

★現有空間
實際上整個樂生就是一個博物館,樂生博物-故事館目前則主要使用空間為王字形行政大樓,向內面對大樓中庭的第一進左半及第二進右半空間。

★開放時間
因為人力不足,無法進行固定開放服務,若希望來訪,請與我們聯絡,或在假日與工作中的我們巧遇。(請見"關於我們")

關於我們

★關於行動
關於[尋找樂生的「美麗與哀愁」:PART Ⅱ-樂生博物故事館‧ PART Ⅰ-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‧],可點右邊''文章分類''欄中的''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介紹'',從第一版的簡介到最新的行動介紹文章,認識我們發展行動的脈絡。

★人資、物資、財資募集
1.請點連結[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資源募集]了解需求現況
2.捐款與捐發票方式請點連結[本篇文章]了解

★聯絡人: fridaywutw [ @ ] hotmail.com 0916-875997 星期五先生

★主辦: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小組、樂生共和國文化資產守護隊、IDEA Taiwan (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)、樂生保留自救會

★協辦:樂生焦慮症候群自救會、苦勞網、漢生人權立法推動聯盟、桃園文化資產守護網樂生共和國組、樂生療養院

★感謝
協力社群:
樂生講堂、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、紅心字會志工、「傳誠」工作坊、台灣記者協會、台灣國際基督教會志工、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、青年樂生聯盟、龍華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學生、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...等。
協力個人:
葉X會、X建銘、張X元、HAKA、林小雲、段惠民、歐X貴、小查、陳X俐、顧X敏、阿端...等多位先生女士,也期待您的參與。


2007-10-24

手創行動-關鍵字回憶錄04

位置-03

只是,為什麼選擇王字型醫療行政大樓?
同樣是樂生院內,既然已在蓬萊舍有了一個半邊的空間,做為陳列展覽之用。
那麼,我們為什麼還要拿王字型醫療大樓做空間再使用?

七月底參訪公娼館之際,芳萍對我們提出上述疑問。
「公娼館並不以建置一個博物館為目的,而是有它的政治意圖」,她向我們說明。
並且,「藉由工作場所的再現,我們除了能貼近阿姨們的生命故事,還可以在與參觀民眾互動的過程中,找到他們可以理解的語彙,作為未來提出政治訴求的參考。另外,對於來訪的民眾個人來說,對話的過程也提供了一條從性產業認識反饋到自身性體驗的路徑…」
因此,「佔據一個在捷運規劃內欲拆除的空間,是否期待產生什麼實質效益?」身為社運組織工作者,芳萍以自身投入過的抗爭經驗,作為設想的出發點,質疑博物館手創行動能否發揮實質有效的政治影響力。

「我們希望把樂生院的古董擺在捷運要拆除的王字型醫療行政大樓,透過空間佔領的行動,嚇阻捷運局扼殺文化資產的作為」,澤君首先提出對這個行動的政治想像。「這棟建築本身具有它歷史上的意義」,昌人接著回應。
他還提到,「圓形拱門的醫療大樓*,從前是隔離院民生命和外面世界的高牆。早期外面的人拜訪樂生院,都只能待在這裡為止,同樣院民也沒有機會靠近第一進這個空間。」

以公開資訊不對等、專家觀點向資本家、開發建設傾斜為前提的態勢底下,芳萍提醒手創行動的參與者,必須先衡量自身能夠投入的深度和行動與運動間的關係。

因此,樂生院為什麼需要博物館?博物館手創行動的成員,和文史工作者有何異同?行動的目的和功能何在,究竟是為了在樂生建置一個博物館,或者意圖透過空間的再現,尋求〔樂生〕與更多不同屬性群眾對話的可能?

透過拜訪與自我質疑的一連串交互過程,七月底時刻的行動小組成員們,初步確立以第一進作為博物「館」的空間,就是以樂生這個空間作為行動基底。至於空間裡欲填充的內容物,一如樂生院保存運動的脈絡相同,延續同時回溯著頂坡角145號的故事。

*添培阿伯表示,以木頭為主體建材的王字型醫療行政大樓,其實是在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以後,才把原木色的建築全漆成了白色。

(請待續,或者各自添補-:))

0 意見:

 
主辦單位: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小組。 模板設計: [ METAMUSE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