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生線,博物館站
在樂生,有個博物館吶! 「聽起來不壞,但是那是什麼?」, 這個疑問不只聽見的朋友提出來、阿公阿嬤這麼說, 連自己,都忍不住在心裡默念。
「是,展覽陳列的意思吧!就把院民們有紀念價值的東西找出來。」 一開始時,我這麼想的。 嗯,所以,那該是個嚴謹而綿密的作業。 首先,我們要有個物件整理清單替物件建檔、編流水號, 再來,把身體和五官放開來感受,他們與樂生院民間的關係, 想盡辦法隨時隨地做田野筆記,沉澱後抽譯出可供詮釋的部分...。
那麼,怎麼樣讓這一連串工作流程,形成某種可以共享的系統? 在行動的第一步,我們有部分的人認為,這是眼前最困難的課題。
「紀.念.價.值啊...」,阿公阿嬤們第一次聽見博物館三個字時, 他們有的會回應你,「沒有啦我沒有特別紀念價值的,東西很普通。」 回應讓我變得多疑, 我們行動和他們一些人認知的落差,那個想像如何靠近, 難道,問題出在「紀念價值」四個字?
「好啦!講那麼多幹嘛,就直接來去尋寶啦...」, 阿伯首先站起來,用他都快糊了的拳掌俐落地拍了拍桌子, 像是某種衝動的宣示。
這天在和院民的報告會議上, 大家有一搭沒一搭翻著昌人、澤君帶院民參訪日本癩病資料館時帶回的圖文書... 「有啦,這個我們以前也用同一款啦」,阿伯看到書裡面的竹子拐仗,首先發言。 「對啊,這很好用,因為竹子有彈性,所以比檜木、鐵鋁的拐啊,都實用」,另一個阿伯補充說起這段自己的使用經驗。 「但是這都是古早的東西,壞了我就丟啦,應該大家也都丟得差不多了」, 「是啊,誰曉得這東西可以拿來做展覽,哎唷那我以前也有好多,丟囉...」, 阿伯阿姨和我們,就在這張拐子照片上做了各自的停留。
一張圖片之於院民的生命體驗,便在類似上面一連串七嘴八舌的過程中察覺-- 他們看見的,可以不光是一張別人資料館裡展覽用的物件, 更是隱匿在過去生活裡,以為應該忘卻,或者想忘掉卻還依稀殘存的,記憶。
第一個問題,似乎卡在,應該如何詮釋「紀念價值」四個字方便院民們理解?
「就是要找咱患者卡早用過的古早東西啦」, 拼拼湊湊、減減加加著, 透過他們腦海裡的印象以及與彼此的開始於疑問的對話, 「我們」得出日後行動時,與院民溝通的「專業術語」。
那就,「先去院內空房間和倉庫找看看啦,順便和患者說明你們要做的事...」 展開第一波尋寶行動以前,阿伯阿姨們給了某種使工作得以展開的通關密碼。 我們從在座一些阿伯阿姨們身上, 暫時離開「博物館」這個抽象龐大的詞彙,初步確認關於「行動」的意識。
不過接下來,究竟什麼是「我們」「各自」對於「博物館」的想像?
「是,透過尋寶的過程,把院民們古早用過的東西找出來。」
行動展開之際,先前這句話裡面提及的展覽陳列,似乎自然而然退居至第二線了。 生活和記憶,則進一步演譯了「有紀念價值」這個形容詞的內在意涵。
(請待續,或者各自添補-:))
a
展演空間開放
★現有空間
實際上整個樂生就是一個博物館,樂生博物-故事館目前則主要使用空間為王字形行政大樓,向內面對大樓中庭的第一進左半及第二進右半空間。
★開放時間
因為人力不足,無法進行固定開放服務,若希望來訪,請與我們聯絡,或在假日與工作中的我們巧遇。(請見"關於我們")
實際上整個樂生就是一個博物館,樂生博物-故事館目前則主要使用空間為王字形行政大樓,向內面對大樓中庭的第一進左半及第二進右半空間。
★開放時間
因為人力不足,無法進行固定開放服務,若希望來訪,請與我們聯絡,或在假日與工作中的我們巧遇。(請見"關於我們")
關於我們
★關於行動
關於[尋找樂生的「美麗與哀愁」:PART Ⅱ-樂生博物故事館‧ PART Ⅰ-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‧],可點右邊''文章分類''欄中的''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介紹'',從第一版的簡介到最新的行動介紹文章,認識我們發展行動的脈絡。
★人資、物資、財資募集
1.請點連結[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資源募集]了解需求現況
2.捐款與捐發票方式請點連結[本篇文章]了解
★聯絡人: fridaywutw [ @ ] hotmail.com 0916-875997 星期五先生
★主辦: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小組、樂生共和國文化資產守護隊、IDEA Taiwan (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)、樂生保留自救會
★協辦:樂生焦慮症候群自救會、苦勞網、漢生人權立法推動聯盟、桃園文化資產守護網樂生共和國組、樂生療養院
★感謝
協力社群:
樂生講堂、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、紅心字會志工、「傳誠」工作坊、台灣記者協會、台灣國際基督教會志工、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、青年樂生聯盟、龍華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學生、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...等。
協力個人:
葉X會、X建銘、張X元、HAKA、林小雲、段惠民、歐X貴、小查、陳X俐、顧X敏、阿端...等多位先生女士,也期待您的參與。
關於[尋找樂生的「美麗與哀愁」:PART Ⅱ-樂生博物故事館‧ PART Ⅰ-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‧],可點右邊''文章分類''欄中的''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介紹'',從第一版的簡介到最新的行動介紹文章,認識我們發展行動的脈絡。
★人資、物資、財資募集
1.請點連結[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資源募集]了解需求現況
2.捐款與捐發票方式請點連結[本篇文章]了解
★聯絡人: fridaywutw [ @ ] hotmail.com 0916-875997 星期五先生
★主辦: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小組、樂生共和國文化資產守護隊、IDEA Taiwan (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)、樂生保留自救會
★協辦:樂生焦慮症候群自救會、苦勞網、漢生人權立法推動聯盟、桃園文化資產守護網樂生共和國組、樂生療養院
★感謝
協力社群:
樂生講堂、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、紅心字會志工、「傳誠」工作坊、台灣記者協會、台灣國際基督教會志工、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、青年樂生聯盟、龍華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學生、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...等。
協力個人:
葉X會、X建銘、張X元、HAKA、林小雲、段惠民、歐X貴、小查、陳X俐、顧X敏、阿端...等多位先生女士,也期待您的參與。
2007-10-24
手創行動-關鍵字回憶錄01
張貼者:
為什麼 是新手媽媽?
於
22:44
文章分類: 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公開活動, 樂生博物館手創行動通訊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